2010/09/29

陳柏光 -往返光影世界,啟程純粹、獨特的視覺之旅


感謝數位藝術基金會Maya的專訪

以下為專訪內容摘要:

1981年1月31日出生於桃園,陳柏光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

到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早已認定自己在視覺創作上的興趣

八年的美術設計教育、加上自我學習,他自許以西方的技術為底

展現東方美學思維;以其影像動畫,帶引觀眾從資訊爆滿的日常生活中抽離

漫步一趟純粹、 獨特的視覺之旅…

完整訪談內容請至

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專訪瀏覽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展



白駒過隙是一句古老的中國成語,最早出現於莊子知北遊

意思是在一條細縫中瞥見一抹白馬奔馳瞬間的光影,形容光陰如飛箭

[白駒過隙]的意境若以畫面軸來想像,可能空無一物

但若以時間軸來想像,則有了明確的畫面

本展希望以新科技媒材重新詮釋東方的美感情境

花博期間最接近展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內,有什麼展覽呢?

除了占了兩層樓的台北雙年展之外(內容是一個對展覽機制的辯證)

如果你想看一些視覺效果比較明確及 美感經驗比較抒情的展覽

請你不要錯過了在美術館三樓的這個展覽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

展出許多件絕美的影片,也有不少水墨靈動 效果的作品。

本展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劃,邀請張元茜女士為策展人,展覽共分成七個單元

一、 混沌觀:

是以劉國松先生的作品為藍本,使用各種新媒體介面表達宇宙生成及演進之道。

藝術家:劉國松、黃嘉俊、數位藝術中心、石景中

二、 亂碼的秩序:

則以自動生成的電腦驅動程式,製造不斷增生或減少的圖像。

藝術家:洪強、陳柏光

三、液晶相

是運用液晶這個”態相”與水墨相似處,虛擬水墨的虛實變化。

藝術家:吳少英、吳季璁、爻域

四、挪轉乾坤:

則將時間微觀或宏觀,打破對於自然的機械化,或說是科學化認知,在動畫或是錄像挪移轉接技術的輔助下,藝術家提出他們對於乾坤之個人解釋,也將現實加入剪接挪移的內容中。

藝術家:裘世明、邱黯雄

五、微物觀:

中藝術家探索細微世界的生命力,細微世界中的細微時間變化,可以構造絕美的大千世界。

藝術家:林冠名、楊世傑

六、仙山、巫獸:

則是藝術家創造出富東方情調的虛擬世界,正如同電腦中的虛擬實境般,讓現代文人臥遊(或說是宅遊)其間,讓思境飛馳,讓仙山、巫獸幻真,如同東方阿凡達去掉人的情節後,一方面空靈逼人,另一方面也可收納各種想像及夢境,是伴隨電腦成長一代所熟悉的靈境。

藝術家:馮夢波、林俊廷

七、新媒體物派:

則是以機動物件,鏡子、紙漿、聲音裝置、燈光等媒材形成抽象的客觀性表現,這些物件在藝術家的安排下成為日月星辰、山巔水湄。這七組藝術家在展場中互相佐證、映照,觀者則在此安靜、沉澱。

藝術家:翁偉翔、陳松志、曾偉豪、豪華朗機工

展覽日期:2010/10/16~2011/01/02

2010/08/13

光\推薦\公館水源市場美食

由於現在的公司在公館,每天中午都會抱持著逛街的心情去吃飯
一開始會被公館的店面所吸引,也有幾家不錯的選擇,但是後來
經由在地人的指點,水源市場才是真正的傳統料理所在。
剛好水源市場前陣子由以色列藝術家亞科夫‧亞剛設計的水源市
公共藝術作品「水源之心」落成啟用。


由高智洋/攝影

決定一探究竟。

從側門進入,一樓是有冷氣的賣場。最多的應該是炒麵、炒飯。
自助餐有賣炒麵、炒飯。賣蚵仔煎也賣炒麵、炒飯。賣冰的也是
所以來這邊真的要吃吃炒麵、炒飯。

清華軒很特別
日式風格的炒麵飯,是一起炒一起吃。我去吃了2次、不管人有
多少老闆都是說要等20分鐘,其實坐下來翻壹週刊1本沒翻完就
來了,所以應該是老闆策略。網友的圖文介紹

http://www.wretch.cc/blog/namie52000/7498697

祥記號美食小吃
蠻道地的傳統料理,不過人有點多就是 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94209991314/post/1311660732

陳師傅全麥麵食專賣店

喜歡吃麵食又注重食材的可以試試,我是一直還沒機會吃
http://blog.udn.com/mermaid2000/2536368

他們都開到晚上8點左右,下次朋友們如果到公館,對於
文青咖啡廳和泰式雲南料理厭倦的話,不妨試試。

2010/07/29

Alva Noto




Alva Noto 原名 Carsten Nicolai,1965年出生,是一個德國聽覺及視像藝術家
(audio-visual artist)。他本身修讀建築,早對聲音與空間產生興趣。
90年代初建立獨立音樂品牌 Noton。

2010/06/23

2010台北國際藝術節創作訪談

青年多媒體藝術家 陳柏光 根據羅密歐.卡士鐵路奇作品《嘿,女生!》全新演繹再創作。

2010/06/06

2010台北國際藝術節創作短片

摘錄首映會新聞稿

首創數位藝術重新詮釋表演 以小搏大 犀利懾人
阮慶岳、王志弘、陳柏光聯手創作Art-tube作品 首映會網路直播全球放送


這是人人都有發言權、喜歡分享和互動的時代,部落格、臉書甚至youtube都成為個人抒發想法或發表創作的平台。今年臺北藝術節也有破天荒的跨界動作,特別邀請三位國內知名藝術家,建築師、作家暨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主任阮慶岳,著名平面設計家王志弘,及屢獲獎項的數位藝術新銳陳柏光,合力創作兩支Art-tube視覺影像作品,在臺北藝術節登場前,率先呈現他們從兩個國際節目所延伸發想的最新創作,展現全新的視聽覺感受。

這場首映會於6月6日下午2時30分,在台北新興藝術場域城中藝術街區Urban Core Café & Bookshelf舉行,現場並開放熱愛藝術的年輕朋友參與,與阮慶岳、陳柏光及國際知名藝術家楊俊,以熱門話題「網路時代,視覺藝術如何因應與對話?」進行交流。

擔任這次Art-tube創作統籌的阮慶岳認為,網路媒體將是下一個主要媒體,新的表現形式必然包含了內容、視覺性、音樂性,和平面美學的觀念。這次他們選擇2010臺北藝術節的兩個節目《史迪夫特的事物》和《嘿,女生!》,作為創作的素材。這兩個節目獨具的風格,與探討青春與大自然議題的內容,促使以平面美學見長的王志弘,及具有動態視覺創作經驗的陳柏光,各展所長,跨界合作,創造了藝術界嶄新的合作模式。

阮慶岳評析這次成果,認為兩人風格大不同,「王志弘完全展現他對文字的敏感度,將平凡的文字轉換成藝術性很強的畫面,是他的風格很大的轉變和突破。」至於陳柏光的作品,仍維持原有的詩意,「比較纖細,也比較抽象,是淡淡的、朦朧的詩意美學。」阮慶岳說。

向來低調的王志弘,沒有現身首映會,僅以問答集分享心得。德國作曲家郭貝爾創作《史迪夫特的事物》的靈感,來自十九世紀作家史迪夫特的寫作過程,王志弘強調,「文字」剛好也是他主要的表現形式,於是由演出的文字資料中選取部分內容,用電腦設計了55張字卡,在家中白牆拍攝下來,再由陳柏光協助動畫影像處理。王志弘想要呈現的感覺,「像是影片抽格的做法,一張張字卡更換,光影和文字的安排,像在翻書的頁面,文字在頁面不斷地自行活動。」

陳柏光以《嘿,女生!》作為發想原點,與他正在籌備的婚姻大事有關。《嘿,女生!》在探討女性內在思維和社會的關係,陳柏光則是由演出中一道射向女主角的紫白色光束得到靈感,用視覺去做延伸,將線條和女性的頭髮連結,試圖以光線和速度來展現女性內在柔化的力量。陳柏光說,它只是藝術節的序曲,藉此短片將大家關注的焦點,連結到《嘿,女生!》的演出。

Art-tube視覺影像作品及幕後創作訪談錄,即日起在youtube等網路平台全力放送。臺北藝術節執行總監王文儀表示,當代藝術發展著重的就是創新和跨界融合。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之間早已沒有明確的界限,這次合作的最大成果,是讓演出時間空間有所限制的表演藝術,再現新生命,而且數位藝術並不參與表演,獨立發聲,但因為創作源頭是具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和作品,在網路發揮無遠弗屆效益的同時,又可以讓全世界都注意到台灣藝術家的創意與能量。這次只是開端,未來希望能透過更多不同形式的合作,擴大跨界連結的面向,展現藝術的無限可能。

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查詢,www.taipeifestival.org,或電話02-2528-9580 分機191-199。

2010/06/03

2010台北國際藝術節

這次台北國際藝術節邀請建築文學家 阮慶岳、平面設計大師 王志弘以及我

共同位藝術節創作宣傳短片,分別發揮各自的專長及優勢

我選擇了歐洲當紅義大利鬼才導演 |羅密歐‧卡士鐵路奇
| 義大利˙拉斐爾藝術合作社 製作

《嘿,女生!》為創作概念發想,作品將於近日內曝光

附上藝術節宣傳短片

2010/04/11

光\產品\推薦時鐘




Design by Tak Cheung (Fabrica) and produced by Diamantini & Domeniconi.

光\產品\推薦時鐘


designed by Hundreds Tens Units

ㄧ個美麗的時鐘將時間和生活做了更精粹的結合

光\產品\推薦時鐘





又是時鐘,除了時間還浪漫的附加了日出和日落的時間

提醒著日與夜的交替

The Sun Clock by Hironao Tsuboi

光\產品\推薦時鐘

Oblique Clock by Tristan Zimmermann from mocoloco on Vimeo.



不要懷疑,它是時鐘,而且似乎會讓人看得更專心(因為不大好辨認時間)

頗適合不需要時間觀念很精確的優雅人士

2010/03/19

光\展覽\推薦

近日天氣正好,整理了幾個還不錯的展覽

這條路線是以捷運淡水線為規劃

第一不能錯過的是台北當代藝術館(近捷運中山站)所推出的

中國行為藝術家 張洹 個展


早期都是在拍賣書籍看到張洹的攝影紀錄作品

這次能經由六類:

行為、雕塑、裝置、繪畫、歌劇及綜合媒材來對他有更全面性的了解

張洹個人網站

圖文展覽介紹


接下來前往近捷運圓山站的也趣藝廊

黃亞紀所策展 It must be your sex way

繼續往捷運芝山站前進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正舉辦

台灣聲音藝術家王仲堃及台南大學林豪鏘教授的個展

也記得到外牆看看我的作品

也許這樣可以渡過ㄧ個頗有文化氣息的日子







2010/03/16

光\作品\動畫\正在蘊釀中.......

最近開始準備做新的作品和合作案

發現要突破和進步真的是需要花好幾倍的時間來努力

現在也不像以前可以全心創作,毫無旁顧

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外務、更多會消耗時間的行程

只剩下更少的時間,能抽出一點點的空檔來沉浸其中

在睡覺之前按下 RENDER 鍵

是讓我呼呼大睡的原因之一

2010/02/28

城市跑酷運動家_我的遊樂場

由於個人本身非常假熱愛運動
自然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我的運動模式
到一個新環境,藉由散步或是慢跑來認識它
是很自然親切的
前一陣子剛搬完家,很巧的是搬到距離我們馬官邸的附近
沿著官邸圍牆跑步有一種莫名的快感
除了在每三十公尺會有便衣役男站崗(覺得都是阿菜)
還會一直通知下去,邊跑他們邊互相通知

今天下午天氣特好,跟 CC決定去跑跑
路線從家裡出發經過南海藝廊、楊英風美術館
往南海路前進,穿越歷史博物館和梵谷展
轉進植物園後從愛國西路出來
繼續往中正紀念堂前進,看到久違的降旗典禮和整齊的憲兵步伐
最後在廣場的 很久沒有敬我了 你 的原住民音樂中停下腳步

介紹一個由哥本哈根新銳建築團體Bjarke Ingels(BIG)和導演合拍的紀錄片
藉由城市跑酷運動家,利用飛簷走壁探索人和城市的關係
打破了物理空間世界和人體的界限
有點像是企業戰士
但是sense好很多
建築也很美

2010/01/05

光\旅程\你可能不知道有這樣的深圳\山河水設計\GDC國際設計競賽展

晚上就到了這次全程招待我們的深圳朋友及其公司-
山河水品牌形象管理機構
位在最繁華的鬧區中心地段,最新建案上看65萬台幣一坪。
小黑(黑一烊,創意總監)和Yvonne(鍾萩,項目總監)
獲得今年 RedDot the best of the best
真的很感謝他們花了假期的時間陪我們
當然還有辛苦的金敏華,老金
等你們來台灣,我會加倍招待的

從公司休息陽台所看出來的深圳夜景

公司大致分為空間、企劃、設計三個部門

討論的會議室

小黑認真的與我們分享作品

公司的圖書資料庫,根本來不及整理

接下來就是隔天要去參觀的GDC國際設計競賽展,是由小黑參與策劃

累積一天下來的會面及訪問,有一種共通的感覺
當地文化、設計人士對於新知的汲取都相當渴望
而且都有一定的使命感,每個人見面都討論接下來要舉行哪些的活動
有什麼計畫、要為設計或是文化做些甚麼
政府不補助、自己掏錢辦
請國際大師來蓋建築、發表演講、參與研討會
他們也很積極想多了解台灣,想多交流、多認識
在他們身上看到真正的熱誠和一股草根性的勁



GDC國際設計競賽展(深圳華•美術館)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華人的設計吧


這是請所有評審手繪的筆記本封面











請大家猜一猜這個設計是做啥地?